手机版 客户端
《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杂志封面
  • 所属分类:首页 > 中文期刊 > 医药卫生 > 临床医学
  •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
  • 编辑单位:《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编辑部
  • 主 编:郭应禄 谌贻璞
  • 国内刊号:11-9147/R
  • 国际刊号:1674-0785
  • 电子邮箱:zhlcyszz@cma.org.cn
  • 电 话:010-62219211
  • 投稿地址: zhlcyszz.cma-cmc.com.cn
  • 编辑部地址:北京西直门北大街32号枫蓝国际B座606C室

期刊简介:

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主管,中华医学会主办,中华医学电子音像出版社有限责任公司出版(ISSN 1674-0785 CN 11-9147/R)。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是一本在载体形式上与纸媒体相互补的多媒体光盘期刊(CD-ROM)。本刊有电子期刊特有的表现形式,图文声像并茂,具有很强的互动性,报道信息容量大。本刊以临床医学各专业医师、临床基础研究人员和技术人员为主要读者对象,报道临床医学领域领先的科研成果、临床诊断治疗技术和经验,以及与临床医学各专业密切相关的应用与基础理论研究。本刊的办刊宗旨是:贯彻党和国家的卫生工作方针政策,贯彻理论与实践、普及与提高相结合的方针,反映我国临床医学实践和科研工作的重要进展、基层卫生工作的进步,促进国内外临床医学学术交流。本刊实行严格的专家审稿制度,依据稿件学术质量,公平、客观地取舍稿件。

开设栏目:

论著、综述、专家笔谈、短篇论著、临床经验、临床病例讨论、病例报告、医学视听

《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稿约

  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主管,中华医学会主办,中华医学电子音像出版社有限责任公司出版(ISSN 1674-0785 CN 11-9147/R)。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是一本在载体形式上与纸媒体相互补的多媒体光盘期刊(CD-ROM)。本刊有电子期刊特有的表现形式,图文声像并茂,具有很强的互动性,报道信息容量大。本刊以临床医学各专业医师、临床基础研究人员和技术人员为主要读者对象,报道临床医学领域领先的科研成果、临床诊断治疗技术和经验,以及与临床医学各专业密切相关的应用与基础理论研究。本刊的办刊宗旨是:贯彻党和国家的卫生工作方针政策,贯彻理论与实践、普及与提高相结合的方针,反映我国临床医学实践和科研工作的重要进展、基层卫生工作的进步,促进国内外临床医学学术交流。本刊实行严格的专家审稿制度,依据稿件学术质量,公平、客观地取舍稿件。

  一、主要栏目

  本刊常设的主要栏目有:述评、专家论谈、指南与规范、临床研究、基础研究、病例报告、综述、医学人文、视频讲座等。

  二、投稿要求和注意事项

  1. 来稿要求通过中华医学会主页(www.cma.org.cn)进行注册投稿。本刊编辑部一律不再接受纸质稿件和邮箱投稿,作者在第一次投稿时,需先注册后方可进行网络投稿,注册成功后请牢记用户名和密码,以便查询稿件和再次投稿。

  2.来稿请附作者单位推荐信(加盖公章),注明单位对稿件的审评意见以及无一稿两投、不涉及保密、署名无争议等项。

  3.论文所涉及的课题如取得国家或部、省级以上基金资助或属攻关项目,应脚注于文题页左下方,如“基金项目:基金资助(编号)”,并附基金证书复印件。

  4.对反映重大创新成果的文章,本刊将进入“绿色通道”尽早发表。作者来稿时须附论文创新性的书面说明和查新报告。

  5.来稿需付稿件处理费,每篇100元。

  6.作者在接到本刊收稿回执后满3个月未收到稿件处理通知,系该稿件仍在审理或者编辑加工阶段。如欲另投他刊,请先与本刊编辑部联系,切勿一稿两投。一稿两投一经证实,将立即退稿;一稿两用一经证实,本刊将刊登该文系重复发表的声明,在中华医学会系列杂志上通报,并在2年内拒绝该作者作为第一作者所撰写的论文。本刊还将就此事件向作者所在单位进行通报。

  7.来稿文责自负。根据《著作权法》,结合本刊具体情况,编辑部可作修辞等文字修改、删节,凡涉及原意的重大修改,需征求作者意见。

  8.来稿一经接受刊登,由作者亲笔签署论文使用授权书,专有使用权归中华医学会所有。

  9.稿件确认刊载后作者须按本刊通知付版面费。费用可由作者单位从课题基金或其他经费中支付。

  10.本刊现已被《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等收录。如作者不同意文章被收录,请向本刊声明,本刊将做适当处理。

  三、撰稿要求

  1.文稿应具科学性、实用性,论点明确,资料真实,数据可靠,结构严谨,文字精炼,用词规范,文稿附图量不限。论著性文章一般不超过6000字(不包括图表和参考文献),综述、讲座5000字左右(不包括图表和参考文献),短篇论著、临床经验、病例报告等一般不超过2000字,外科手术案例分析、影像及电生理诊断典型图像分析类文章可以图像为主,并贯穿文字说明和评析,专家视频讲座为30~40 min。当报道是以人为研究对象的试验时,作者应该说明其遵循的程序是否符合负责人体试验的委员会(单位性的、地区性的或国家性的)所制定的伦理学标准并得到该委员会的批准,是否取得受试对象的知情同意。

  2.题名:力求简明、醒目,反映出文章的主题。除公知公用者外,尽量不用外文缩略语。中文题名一般不宜超过20个汉字,英文题名不宜超过10个实词。

  3.作者:作者姓名写在题名下,排序应在投稿时确定,在编排过程中不应再作更改;在论文题目下方列出全部作者姓名,多位作者的署名之间用1字空隔开;不同工作单位的作者,在姓名右上角加注不同的阿拉伯数字序号l,2,3,……并在其工作单位名称之前(英文)或之后(中文)加注与作者姓名序号相同的数字。

  4.摘要:所有论著类及综述文章均需附中、英文摘要。论著类论文摘要采用结构式摘要,必须包括目的、方法、结果(应给出主要数据)及结论四部分,各部分冠以相应的标题;综述摘要采用陈述式摘要。采用第三人称撰写,不用“本文”等主语。中文摘要可简略些(500字左右),英文摘要应稍详细一些(400个实词左右)。

  5.关键词:论著类及综述文章需分别在中、英文摘要后标引2~5 个中、英文关键词。请尽量使用美国国立医学图书馆编辑的最新版《Index Medicus》中《医学主题词表(MeSH)》及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药信息研究所编辑的最新版《中国中医药学主题词表》内所列的词。

  6.统计学:应写明所用统计分析方法的具体名称(如成组设计资料的t检验、两因素析因设计资料的方差分析等)和统计量的具体值(如t=3.45),并尽可能给出具体的P值(如P=0.023);当涉及到总体参数时,在给出显著性检验结果的同时,再给出95% 可信区间。对于服从偏态分布的定量资料,应采用M(QR)方式表达,不应采用x±s方式表达。

  7.医学名词和药物名称:医学名词以1989年及其以后由全国自然科学名词审定委员会审定并公布、科学出版社出版的《医学名词》和相关学科的名词为准,尚未公布者以人民卫生出版社所编《英汉医学词汇》为准。中文药物名称应使用化学工业出版社1995年出版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或卫生部药典委员会编写的《中国药品通用名称》中的名称,英文药物名称则采用国际非专利药名,不用商品名。

  8.表及统计图:每幅表应有简明的题目。要合理安排表的纵、横标目,并将数据的含义表达清楚;表内数据要求同一指标保留的小数位数相同,一般比可准确测量的精度多一位。

  9.计量单位:实行国务院1984年2 月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定计量单位》及《GB3100-68》、《GB3358-82》,并以单位符号表示,具体使用参照中华医学会杂志社编《法定计量单位在医学上的应用(第3版)》一书。首次出现不常用法定计量单位时在括号内注明与旧制单位的换算关系。

  10. 缩略语:题名一般不用缩略语。在摘要及正文中首次出现缩略语时应给出其中文全称。缩略语应尽量少用,1篇文章内一般不宜超过5个,不超过4个汉字的名词一般不使用缩略语,以免影响文章的可读性。

  11.照(图)片:每3张图单独占1页,集中附于文后,分别按其在正文中出现的先后次序连续编码。每张照(图)片均应有必要的图题及说明性文字置于图的下方,并在注释中标明图中使用的全部非公知公用的缩写;图中箭头标注应有文字说明。大体标本照片在图内应有尺度标记,病理照片要求注明特殊染色方法和高、中、低倍数。照片要求有良好的清晰度和对比度,并标明图号、作者姓名及图的上下方向。

  12.动态图像:分别按其在正文中出现的先后次序连续编码,文中应标记为“动态图 ×”。视频资料要求图像清晰稳定,剪接顺畅,保持可能获得的最高清晰度模式,画面分辨率不小于 720×576,视频文件采用MPG Ⅱ或者 AVI格式数据,时长5~30 min,大小在600 MB以内。每个文件名均应与文中的名称相符,如“动态图 ×”。

  13.志谢:置于正文后、参考文献前。用于对参与部分工作、提供技术性帮助、提供工作方便、给予指导但尚达不到作者资格者,以及提供资助的团体或个人表示感谢。文字力求简练,评价得当,并应征得被志谢者本人同意。

  14.参考文献:按GB7714-87《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采用顺序编码制著录,依照其在文中出现的先后顺序用阿拉伯数字加方括号于右上角标出。不要引用摘要作为参考文献。参考文献中的作者,1~3名全部列出,3 名以上只列前 3 名,后加“,等”或其他与之相应的外文文字。外文期刊名称用缩写,以《Index Medicus》中的格式为准;中文期刊用全名。参考文献必须由作者与其原文核对无误。举例:

  1袁训来,陈哲,肖书海,等.蓝田生物群: 一个认识多细胞生物起源和早期演化的新窗口[J].科学通报 , 2012, 55(34): 3219.

  2余建斌.我们的科技一直在追赶: 访中国工程院院长周济[N/OL].人民日报, 2013-01-12(2).[2013-03-20].http://paper.people.com.cn/rmrb/html/2013-01/12/nw.D110000renmrb_20130112_5-02.html.

  3 Berger R, Lehmann T, Karcher J, et al. Low dose flflunarizine protects the fetal brain from ischemic injury in sheep [J]. Pediar Res, 1998, 44(3): 272-282.

  4裘法祖.脾脏疾病[M]//黄家驷,吴阶平.外科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1979: 880-883.

  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编辑部

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_评估说明

    《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于2018-01-04发布于爱科学网,并永久归类相关期刊导航类别中,本站只是硬性分析 "《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 的杂志可信度。杂志真正的价值在于它是否为社会的发展带来积极促进作用。"《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 的价值还取决于各种因素的综合分析。

此文由 爱科学 编辑!:首页 > 中文期刊 > 医药卫生 > 临床医学 » 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