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客户端

大连化物所在高比能量、高比功率、高安全性钠离子电池研究中获进展

爱科学,www.iikx.com

  近日,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储能技术研究部研究员李先锋、副研究员郑琼团队在高比能量、高比功率、高安全性钠离子电池技术研发方面取得新进展。

  经测试,该团队自主研制的5Ah级氟磷酸钒钠-硬碳(Na3V2(PO4)2F3-HC)基钠离子电池软包电芯,在0.2C倍率下充放电,比能量达到142.91Wh/kg;6C大电流放电的容量保持率达到94.0%;可实现10分钟(6C)、8分钟(7.5C)、6分钟(10C)快速充电,充入电量分别可达额定容量的97.1%、94.3%和86.1%。此外,新研制的Na3V2(PO4)2F3-HC基钠离子电池电芯顺利通过国军标《锂离子蓄电池通用规范》(GJB 4477-2002)的针刺测试项目,针刺后电芯无冒烟、无起火、无温升现象,表现出良好的安全性。

  近年来,钠离子电池作为研究热点得到国内外广泛关注,获得快速发展。基于现阶段锂离子电池大规模应用面临的资源短缺等现状,钠离子电池具有资源丰富、高性价比、较高安全性等优势,有望在中低速电动车、电动自行车、电动船舶、分布式储能及大规模储能领域广泛应用。目前已报道的钠离子电池主要包括三类:层状氧化物类、普鲁士蓝类和钒基聚阴离子型化合物类。相比于前两种体系,钒基聚阴离子型化合物因结构稳定、钠扩散快、安全性高等优势成为高比能、高比功率钠离子电池的优选正极材料之一。

  该团队致力于钒基聚阴离子型正极-硬碳基钠离子电池关键材料研制和器件集成工艺研究,克服钒基正极电导率低、一致性差等系列技术难题,实现了高性能钒基正极和电解液的小试规模化制备,自主研制出了Ah-10Ah级不同容量规模的磷酸钒钠/氟磷酸钒钠-硬碳基钠离子电池电芯,形成了较为完整的自主知识产权体系,目前该技术正处于中试放大阶段。


研究团队单位: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爱科学,www.iikx.com

大连化物所在高比能量、高比功率、高安全性钠离子电池研究中获进展

参考标签

声明:本文转载仅出于学习和传播信息所需,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其他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须保留本站所注“来源”,并自负相关法律责任;如作者不希望被转载或其他事宜,请及时联系我们!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