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客户端

新方法有望实现前列腺癌无创诊断

爱科学,www.iikx.com

  新方法有望实现前列腺癌无创诊断。 日前,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安徽省立医院)泌尿外科主任医师肖峻、副主任医师陶陶在《亚洲男科学杂志》在线发表论文,他们成功建立基于中国多中心临床数据构建前列腺癌诊断模型。该诊断模型的建立,有望改变现有的前列腺疾病有创穿刺活检的确诊模式。

   目前,前列腺癌已成为我国男性泌尿生殖系统发病率最高的恶性肿瘤。肖峻介绍,由于缺乏特异性的肿瘤标记物,有创的穿刺活检仍是目前诊断前列腺癌的金标准。

   最新研究表明,欧美人种与中国人群在前列腺癌的分子遗传背景方面具有高度的异质性。而我国目前前列腺穿刺活检的指征一直参考的是欧美国家的诊疗指南。

   中国前列腺癌联盟的穿刺活检调查报告显示,照搬欧美国家的前列腺癌筛查和诊断标准,带来我国前列腺疾病患者的过度诊疗,不仅给患者带来不必要有创操作,也造成医疗资源的浪费。

   针对这一临床痛点,陶陶带领团队,联合同济大学附属上海东方医院、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等国内多家知名医院泌尿外科,回顾性分析1807例接受前列腺穿刺活检术患者的术前临床资料和术后病理结果,采用逐步逻辑回归分析的方法,探索建立符合我国实际的前列腺癌无创诊断模型。

   该诊断模型通过纳入前列腺特异性抗原密度检测、前列腺影像报告及数据系统评分两个核心指标,对前列腺癌患病风险进行综合评估分层。根据该项研究的结果,风险阈值小于0.05的患者,患前列腺癌的概率极低。

   随访结果中,首次前列腺穿刺活检阴性且风险阈值低于0.05的患者,穿刺后12个月和24个月临床有意义前列腺癌的无诊断生存率分别为99.7%和99.4%。而当风险阈值大于等于0.60时,患者患前列腺癌的概率高,阳性预测值可达83.5%。

   这就提示,针对这一部分高危患者,可进一步联合最新的前列腺特异性膜抗原正电子发射型计算机断层显像,有望实现免穿刺活检的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或局部病灶消融等治疗手段。

   据悉,2017年,由中国科大附一院泌尿外科牵头,联合医院磁共振室、核医学科等学科成立前列腺疾病多学科诊疗团队。团队成立以来,聚焦前列腺疾病的早期精准诊断、微创手术创新、个体化综合治疗和全程管理开展临床工作和科学研究。其中,肖峻、陶陶课题组有关前列腺癌无创诊断的相关理论成果已被国内权威的《中国泌尿外科和男科疾病诊断治疗指南》引用。

   肖峻介绍,团队在总结前期回顾性临床研究结果的基础上,正在开展两项前瞻性的临床研究和外部验证,对前期回顾性研究结论的准确性和可行性进行进一步论证,期待这一诊断模型早日投入临床应用,造福患者。(来源:中国科学报 王敏)

   相关论文信息:https://doi.org/10.4103/aja202342

  
作者:肖峻等 来源:《亚洲男科学杂志》

爱科学,www.iikx.com

新方法有望实现前列腺癌无创诊断

参考标签

声明:本文转载仅出于学习和传播信息所需,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其他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须保留本站所注“来源”,并自负相关法律责任;如作者不希望被转载或其他事宜,请及时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