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客户端

新研究为完善化妆品安全评价体系提供科学依据

爱科学,www.iikx.com

  新研究为完善化妆品安全评价体系提供科学依据。 近日,南方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教授黄振烈团队发布了最新研究,强调了微塑料和外源性化合物联合作用的重要性。相关成果发表于《环境健康展望》(Environmental Health Perspectives)。

   聚苯乙烯纳米微球和胡莫柳酯联合暴露对斑马鱼下丘脑-垂体-性腺-肝脏轴影响机制。受访者供图

   化妆品中塑料微珠与防晒剂、防腐剂等化合物成分共存,引起了消费者对其潜在协同效应对人类健康风险的担忧。研究人员分别采用MCF-7细胞和斑马鱼评估纳米塑料颗粒(NPs)与防晒剂胡莫柳酯(HMS)在单独或联合作用时的类雌激素效应及其潜在机制。

   体外细胞实验表明,NPs与HMS对MCF-7的细胞增殖存在协同作用,提示NPs加剧HMS的类雌激素效应;机制探讨发现NPs与HMS联合暴露通过激活MCF-7细胞的雌激素受体α(ERα),上调血清和糖皮质激素调节激酶1(SGK1)的表达,促进MCF-7细胞增殖,诱发更强的类雌激素效应。

   斑马鱼实验表明,NPs促进卵巢和精巢对HMS的吸收;NPs与HMS联合暴露对斑马鱼的生殖毒性呈现性别差异:在雌鱼,HMS与NPs联合暴露上调类固醇激素合成相关基因的表达,导致内源性雌激素(E2)释放增多,促进卵泡成熟;在雄鱼,HMS与NPs联合暴露降低睾酮(T)、E2相关基因的表达,减少T和E2释放,抑制雄鱼精子生成。此外,HMS与NPs联合暴露降低F1代胚胎孵化率,增加F1代胚胎死亡率、畸形率。

   该研究为评估化妆品中塑料微珠与防晒剂、防腐剂等化合物成分协同诱发雌激素作用提供新见解,并为完善化妆品安全评价体系提供科学依据。

   上述研究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广东省国际科技合作项目、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和广东省药品监督管理局科技创新(国家药监局重点实验室项目)的资助。(来源:中国科学报 朱汉斌)

   相关论文信息:https://doi.org/10.1289/EHP13696

  
作者:黄振烈等 来源:《环境健康展望》

爱科学,www.iikx.com

新研究为完善化妆品安全评价体系提供科学依据

参考标签

声明:本文转载仅出于学习和传播信息所需,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其他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须保留本站所注“来源”,并自负相关法律责任;如作者不希望被转载或其他事宜,请及时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