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客户端

口语产生和书写产生中的双语控制机制获揭示

爱科学,www.iikx.com

  口语产生和书写产生中的双语控制机制获揭示。 近日,华南师范大学心理学院教授王瑞明团队与香港中文大学语言学及现代语言学系教授蔡振光合作,研究揭示了口语产生和书写产生中的双语控制机制。相关成果在线发表于《双语语言与认知》(Bilingualism: Language and Cognition)。

   双语控制机制是语言产生研究中的一个热点问题,现有研究对双语控制机制的认识大多基于口语产生,有关书写产生的双语控制研究还相对较少,目前也尚不清楚二者是否遵循相同的加工模式。

   该研究通过两个实验,探讨了汉语(一语)和英语(二语)在口语产生和书写产生中的语言转换消耗模式(体现反应性语言控制)和语言混合消耗模式(体现主动性语言控制),以及反应刺激间隔时间对这些模式的调节作用。

   研究结果发现,在短反应刺激间隔条件下,口语产生和书写产生均表现出不对称的转换消耗模式(即一语的转换消耗大于二语的转换消耗),并且随着反应刺激间隔时间的延长,两者均表现出对称的转换消耗模式(即一语的转换消耗与二语的转换消耗相当)。

   然而,无论在短反应刺激间隔还是在长反应刺激间隔条件下,口语产生都表现出不对称的混合消耗模式,而书写产生则表现出对称的混合消耗模式。这些结果表明,口语产生和书写产生采用类似的反应性语言控制机制,而两者采用特定的主动性语言控制机制。

   该研究揭示了口语产生和书写产生中的双语控制机制,对经典的抑制控制模型进行了补充,也对进一步认识和理解双语控制机制的亚成分特点具有重要的意义。(来源:中国科学报朱汉斌)

   相关论文信息:https://doi.org/10.1017/S1366728924000166

  
作者:王瑞明等 来源:《双语语言与认知》

爱科学,www.iikx.com

口语产生和书写产生中的双语控制机制获揭示

参考标签

声明:本文转载仅出于学习和传播信息所需,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其他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须保留本站所注“来源”,并自负相关法律责任;如作者不希望被转载或其他事宜,请及时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