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克兰俯冲带异常地壳结构及其地震构造意义获揭示。 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边缘海与大洋地质重点实验室研究员徐敏团队和特聘研究员林间团队与合作者,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项目的资助下,研究揭示了北印度洋莫克兰俯冲带的地壳结构及其地震构造意义。相关成果近日发表于《地球与行星科学通讯》(Earth and Planetary Science Letters)。
莫克兰俯冲带构造简图及OBS测线位置(红色线条,白点为OBS)。研究团队供图
基于速度模型的莫克兰俯冲带结构、地震活动和含水量示意图。研究团队供图
?
论文共同通讯作者徐敏表示,该项成果揭示了莫克兰俯冲带的沉积固结状态、板片地壳结构框架和地震发育特征,有助于更深入理解莫克兰区域的地质构造格局,并为进一步评估其地震海啸风险提供了重要参考。对于一带一路倡议、中巴经济走廊项目的海洋灾害预防和全球低角度俯冲带地震机理研究方面具有重要的科学价值和实际意义。(来源:中国科学报 朱汉斌 李淑)
相关论文信息:https://doi.org/10.1016/j.epsl.2024.118896
作者:徐敏等 来源:《地球与行星科学通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