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发现大量全新RNA病毒 刷新全球病毒圈认知。 10月9日,《细胞》杂志(Cell)刊发了中山大学与阿里云、悉尼大学教授Edward Holmes合作的最新科研成果。他们报告了全球范围的180个超群、16万余种的核糖核酸(RNA)病毒发现,这是迄今为止规模最大的RNA病毒研究,大幅扩展全球RNA病毒的多样性。
新病毒的发现,刷新着科学家对病毒圈的认识。论文共同通讯作者、中山大学医学院教授施莽对《中国科学报》表示,该研究将人工智能技术应用于病毒鉴定,发现了传统研究方法未能发现的病毒暗物质,为病毒学研究开创了一种全新的范式。
使用人工智能对全球病毒圈深度挖掘并分类。研究团队 供图
新发现病毒的遗传多样性(黄色部分)。研究团队 供图
中山大学团队和阿里云团队在中山大学医学院讨论工作。研究团队 供图
?
这个框架正在逐步成为该领域的前沿工具,也开始被应用到其他类型的蛋白质鉴定和功能发现任务上。论文共同通讯作者、阿里云生物计算总监李兆融表示,人工智能正在逐步改变科学家解决包括病毒学在内的各类科学问题的方式。
人工智能在解决生物学科学问题中具有更广泛的应用潜力。广州实验室研究员、上海生物信息技术研究中心主任李亦学认为,LucaProt能够从序列和空间结构两个水平上,融合提取RNA病毒基因组序列的长程相关信息和组成特征,能够先验地识别数据中RNA病毒组成的模式和特征,这是传统的基于同源分析的进化分析方法难以企及的。
中国工程院院士徐建国表示,LucaProt的成功标志着人工智能算法在病毒发现方面的重大突破。未来,人工智能方法有望成为微生物学领域的主要工具,并可应用于病毒对人类致病性的预测。
我们希望未来继续通过跨领域科研合作,充分利用云计算和人工智能的优势,解决生命科学领域的重要问题。李兆融表示,中山大学团队负责病毒学方面的问题,而阿里云团队则专注于人工智能模型的开发和计算。(来源:中国科学报 朱汉斌 朱嘉豪)
相关论文信息:https://doi.org/10.1016/j.cell.2024.09.027
作者:施莽等 来源:《细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