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客户端

聚酰胺塑料光催化转化领域研究获进展

  聚酰胺塑料光催化转化领域研究获进展。 华东理工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教授张金龙团队,提出了一种基于过渡金属过氧化物的水相光催化方法,不仅为聚酰胺塑料的化学回收提供了一种高效、环保的新方法,还为其他类型塑料废弃物的高效转化提供了新的思路。近日,相关研究成果发表于《德国应用化学》。

   聚酰胺(PA)塑料,俗称尼龙,广泛应用于纺织、汽车、电子等领域。传统的塑料回收方法往往伴随着高能耗、高成本和二次污染问题。因此,开发一种能够在温和条件下将聚酰胺塑料转化为高附加值化学品的技术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和应用前景。

   研究团队深耕光催化领域,开发了基于过渡金属过氧化物的水相光催化方法,通过引入过氧化氢(H2O2)调控催化剂的结构,诱导了不对称性的钼-氧(Mo-O)单元的形成,制备出具有准二维片状晶体结构的过氧钼酸(H2MoO5)催化剂。该催化剂与过氧化氢进一步作用形成了高效假液相催化体系。在可见光照射下,该催化体系能够生成低碳醇类化合物。同时,催化剂表现出的Lewis酸性,加速了可溶性聚酰胺低聚单体的形成。实验结果显示,在一定条件下,该催化体系能够展现出优异的催化性能。此外,该催化剂还表现出良好的循环使用性能,经过多次反应后仍能保持较高的催化活性。(来源:中国科学报 孙梦洁)

钼过氧化物光催化生成低碳醇示意图。图片由研究团队提供

 

   相关论文信息:https://doi.org/10.1002/anie.202423766

  
作者:张金龙等 来源:《德国应用化学》

聚酰胺塑料光催化转化领域研究获进展

参考标签

声明:本文转载仅出于学习和传播信息所需,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其他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须保留本站所注“来源”,并自负相关法律责任;如作者不希望被转载或其他事宜,请及时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