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候与成土过程协同调控土壤有机质转化机制获揭示。 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恢复生态学任务团队选取澳大利亚西南部干热气候区的Jurien Bay(朱里恩湾)与湿冷气候区的Warren(沃伦)两条跨越200万年的海岸沙丘序列为对象,系统解析了气候与成土过程对溶解性有机质与球囊霉素相关蛋白的变化特征及其对土壤有机碳动态的影响。相关成果分别发表于《卡特纳》(Catena)《植物与土壤》(Plant and Soil)。
研究区域示意图。
溶解性有机质随沙丘生态系统发育演变规律。
球囊霉素相关蛋白积累特征及其影响因素。本文由研究团队供图
?
研究成果不仅深化了对土壤碳循环机制的认识,还为海岛、海岸带生态系统的碳汇管理与生态恢复实践提供了重要的科学依据。论文通讯作者、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研究员刘占锋表示,该研究首次揭示了气候与成土过程在调控溶解性有机质和球囊霉素相关蛋白积累及其碳汇功能中的差异性机制,为理解全球变化背景下土壤碳积累与稳定的时空演化提供了新的理论视角。(来源:中国科学报 朱汉斌)
相关论文信息:https://doi.org/10.1016/j.catena.2025.109004
https://doi.org/10.1007/s11104-025-07391-w
作者:牟之建等 来源:《植物与土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