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构建国际最大规模原子量子计算系统。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教授潘建伟、陆朝阳等与上海量子科学研究中心/上海人工智能实验室研究员钟翰森等合作,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实现了高度的并行性以及与阵列规模无关的常数时间消耗,在60毫秒内成功构建多达2024个原子的无缺陷二维和三维原子阵列,刷新了中性原子体系无缺陷原子阵列规模的世界纪录。该方法为大规模中性原子量子计算奠定了关键技术基础。8月9日,相关研究成果以编辑推荐的形式发表于《物理评论快报》,并被美国物理学会《物理》和《自然》期刊作为研究亮点专门报道。
实验装置示意图。中国科大供图
数千原子无缺陷二维和三维阵列重排实验结果图。中国科大供图
审稿人高度评价这项研究工作,认为这一工作通过组装2024个原子的阵列创造了新的纪录,标志着原子相关量子物理领域在计算效率和实验可行性方面的一次重大飞跃,是一种创新的方法,具有明确且实用的优势,对于原子阵列实验这一庞大且不断发展的研究群体将具有重要吸引力。(来源:中国科学报 王敏)
相关论文信息:https://doi.org/10.1103/2ym8-vs82
作者:潘建伟等 来源:《物理评论快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