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客户端

3D打印实现脊髓修复突破,让大鼠重获行走能力

  3D打印实现脊髓修复突破,让大鼠重获行走能力。 美国明尼苏达大学双城分校研究团队首次展示了一种融合3D打印、干细胞生物学和实验室培育组织的开创性修复脊髓损伤的新方法。近日,该研究发表于《先进医疗保健材料》。

   据统计数据显示,美国现有超过30万名脊髓损伤患者,但目前仍无法完全逆转损伤导致的瘫痪。主要难点在于神经细胞死亡以及神经纤维无法跨越损伤区域再生。这项新研究直击该难题。

   该方法通过3D打印技术制造具有微通道的特殊器官支架,并在通道内植入区域特异性脊髓神经祖细胞(sNPCs)。这些细胞源自人类成体干细胞,具有分裂和分化为特定类型成熟细胞的能力。

为实验室培育的器官创建的一种独特的3D打印框架。图源:明尼苏达大学

?

   论文第一作者、曾在明尼苏达大学做博士后、现就职于英特尔公司的Guebum Han表示:我们利用3D打印支架通道引导干细胞生长,确保新神经纤维按预期方式延伸。这种方法构建的接力系统植入脊髓后,可绕过受损区域。

   研究团队将这类支架移植给脊髓完全切断的大鼠。移植细胞成功分化为神经元,并向头尾两个方向延伸神经纤维,与宿主现有神经回路建立新连接。随着时间的推移,新神经细胞与宿主脊髓组织实现无缝整合,使大鼠获得显著的功能恢复。

   明尼苏达大学神经外科教授Ann Parr表示:再生医学为脊髓损伤研究开启了新纪元。尽管研究仍处于起步阶段,但为脊髓损伤患者带来了新的希望。该团队希望扩大生产规模,持续开发这种技术组合以用于未来临床应用。(来源:中国科学报 张晴丹)

   相关论文信息:https://doi.org/10.1002/adhm.202404817

  
作者:Guebum Han 来源:《先进医疗保健材料》

3D打印实现脊髓修复突破,让大鼠重获行走能力

参考标签

声明:本文转载仅出于学习和传播信息所需,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其他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须保留本站所注“来源”,并自负相关法律责任;如作者不希望被转载或其他事宜,请及时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