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客户端

新疆生地所在干旱区荒漠河岸林对气候变化的敏感性研究中获进展

爱科学,www.iikx.com

  气候变化已成为全球生物多样性的一大威胁,它通过对栖息地的深刻影响调控着物种的更替、演化以及种群和群落结构的变化。截至2010年,全球气候变化已导致约20%的物种处于濒危状态。荒漠河岸林是西北干旱区内陆河流域重要的森林类型,探明未来气候变化下干旱区荒漠河岸林的演化趋势对于生态系统保育具有重要意义。

  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荒漠与绿洲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研究员陈亚宁团队以塔里木河下游荒漠河岸林关键建群种——胡杨(Populus euphratica)为例,通过分析1957-2015年间长达近60年间胡杨树木生长与气象因素(气温和降水)的关系,解析了胡杨长期生长过程对气候变化的敏感性。

  研究发现,胡杨生长对降水和气温等气象因素的敏感性主要依赖于区域水环境。判别胡杨生长对气候变化敏感性的地下水埋深关键阈值是6-7米。当地下水埋深<7米时,降水可以有效地促进干旱区荒漠河岸林树木的生长,但当地下水埋深>7米时,降水对荒漠河岸林的生长并没有显著的影响。当地下水埋深<6米时,未来气温升高可以显著地促进干旱区荒漠河岸林植物的生长,而当地下水埋深>6米时,未来气候变暖反而将加剧干旱区荒漠河岸林的衰败。

  上述研究结果以Climate change may accelerate the decline of desert riparian forest in the lower Tarim River, Northwestern China: Evidence from tree-rings of Populus euphratica为题发表在Ecological Indicators上。

图1. 塔里木河下游英苏断面胡杨树轮年表

  图2.(A)胡杨树轮年表对降水的响应;(B-M)树轮指数与降水的相关系数(CY-自然年;GY-生长年;GS-生长季;PY-前一生长年)


研究团队单位: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
爱科学,www.iikx.com

新疆生地所在干旱区荒漠河岸林对气候变化的敏感性研究中获进展

参考标签

声明:本文转载仅出于学习和传播信息所需,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其他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须保留本站所注“来源”,并自负相关法律责任;如作者不希望被转载或其他事宜,请及时联系我们!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