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客户端

治疗性疫苗可“猎杀”肿瘤干细胞抑制复发转移

爱科学,www.iikx.com

  治疗性疫苗可“猎杀”肿瘤干细胞抑制复发转移。 这是可针对多种癌症类型的治疗性疫苗。国家纳米科学中心研究员杨延莲告诉《中国科学报》,动物实验表明,它能将肿瘤细胞抑制效果提升5至7倍。

   癌症治疗一直面临术后复发转移的巨大挑战。在导致肿瘤复发转移的诸多因素中,肿瘤干细胞(CSCs)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清除肿瘤干细胞对阻断肿瘤复发至关重要,但目前仍缺乏有效的干预策略。

   近日,杨延莲团队联合新加坡国立大学教授陈小元团队,成功构建出一种表观遗传调控抗原集成化仿生纳米疫苗,解决了抗原交叉提呈效率的关键难题,为清除肿瘤干细胞、抑制肿瘤复发转移提供了新策略。相关研究成果已在《自然—纳米技术》发表。

杨延莲 。受访者供图

团队合影 。受访者供图

游青。受访者供图

AI制图

 

   治疗性疫苗临床转化前景广阔

   简单说,这是种治疗性疫苗。杨延莲说。

   疫苗通常面向健康人群,起到预防作用。这款疫苗虽然能像药物一样有治疗作用,但作用机制却和疫苗相似。

   把它叫作疫苗是因为它的作用机制和预防类疫苗相似,能通过激发人体自身免疫功能达到治疗目的。杨延莲说,常规药物治疗时,一旦药物浓度降低,疗效就可能产生折扣,而这种治疗性纳米疫苗集成了同时针对普通肿瘤细胞和肿瘤干细胞的抗原,通过激活免疫发挥治疗作用,因此能够长期有效。

   研究团队利用自身的纳米技术优势,把核酸和蛋白制成一种纳米结构,再把它载入纳米囊泡中,提高了载带效率。这种通过工程化改造来源细胞,并利用纳米囊泡外壳载体集成了两种抗原的策略显著提升了抗肿瘤治疗效果。

   前期实验中,该团队选择发病率较高的乳腺癌和相对凶险的黑色素瘤进行。这两种肿瘤一种发生在内部腺体,一种发生在皮肤表层,因此更具代表性。

   这项研究中,不管是集成化抗原靶向肿瘤干细胞,载带小核酸的纳米囊泡技术,还是靶向调控树突状细胞溶酶体,提升抗原提呈效率等方面都非常有创意。杨延莲,而且,这是一套‘通用型’的治疗思路,对大多数肿瘤都有效,疫苗的治疗效果非常理想,因此具有良好的临床转化前景。研究团队下一步目标是将其做成注射类针剂,以治疗性疫苗策略惠及病患。(来源:中国科学报 张双虎)

   相关论文信息:https://doi.org/10.1038/s41565-025-01952-x

  
作者:杨延莲等 来源:《自然—纳米技术》

爱科学,www.iikx.com

治疗性疫苗可“猎杀”肿瘤干细胞抑制复发转移

参考标签

声明:本文转载仅出于学习和传播信息所需,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其他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须保留本站所注“来源”,并自负相关法律责任;如作者不希望被转载或其他事宜,请及时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