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人员构建超声响应型脂质纳米颗粒平台。
近期,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等科研团队,创新性构建了超声响应型脂质纳米颗粒平台。该平台在超声刺激条件下,能时空可控调节淋巴结内先天免疫反应激活。同时,该平台可普适高效递送肿瘤抗原编码线性mRNA或环状mRNA,并在体内诱导强烈且特异的抗肿瘤免疫应答。这项研究展示了刺激响应型免疫佐剂策略,用于增强mRNA肿瘤疫苗的治疗前景。
研究团队开发了一类声敏剂偶联型脂质——声佐剂脂质,其在超声刺激条件下,能精准产生声动力效应,以诱导DC细胞熟化与先天免疫反应激活,即具有超声响应型免疫佐剂活性。随后,研究人员通过微流控装置,快速制备出包载有线性mRNA的超声响应型脂质纳米颗粒(ULNP)。相较于传统TLR激动剂整合的LNP(LNP@CpG),ULNP在联合超声刺激后(ULNP+US),能有效提高淋巴结内先天免疫反应的激活水平,促进DC细胞I型干扰素分泌与抗原交叉呈递,诱导约增加2.5倍的抗原特异性CD8+T细胞反应,并显著抑制小鼠黑色素瘤生长。进一步,该超声响应型免疫佐剂策略可用于增强环状RNA肿瘤疫苗治疗,在包载有肝癌新抗原编码环状RNA的ULNP与超声刺激联合治疗时,能诱导强烈且安全的新抗原特异性抗肿瘤免疫应答,有效消除小鼠原位肝癌移植瘤。因此,声佐剂脂质工程化的超声激活型ULNP,为实现时空可控的先天免疫刺激和mRNA肿瘤疫苗治疗,提供了强有力的临床转化平台。
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美国化学会志》(Journal of the American Chemical Society)上。研究工作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科学技术部、中国科学院、上海市等的支持。
研究团队单位:上海药物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