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客户端

精准调控正极表面碳酸锂,提升硫化物全固态电池性能

爱科学iikx.com

  精准调控正极表面碳酸锂,提升硫化物全固态电池性能。 在新能源电池领域,全固态锂电池(ASSLBs)凭借高安全性、高能量密度的优势,被视作下一代储能技术的核心方向。其中,富镍层状氧化物正极(NRLOs)因高比容量,硫化物电解质因高离子电导率,成为业界青睐的黄金组合。但这对搭档却面临一个棘手难题——界面问题,而富镍正极表面的碳酸锂(Li2CO3)更是让研究者争论不休:有研究发现,碳酸锂能抑制充电时高阻抗磷酸盐化合物生成,降低电池极化,提升倍率性能;然而,另有研究指出,碳酸锂会与硫化物电解质反应,形成不可逆钝化层,导致界面阻抗升高,放电能力下降。更麻烦的是,传统调控碳酸锂的方法(如清洗、烧结),会破坏正极表面结构,且难以精准控制含量,严重影响研究准确性。

   2025年10月14日,中南大学王接喜教授团队在研究中,用一种巧妙方法破解了这一争议。他们通过二氧化碳(CO2)气氛处理,精准调控富镍正极表面碳酸锂的覆盖量,不仅厘清了碳酸锂的双重身份,还让硫化物全固态电池性能实现大幅度提升。相关研究成果为高能量密度固态电池的发展提供了关键思路。2025年10月14日,该研究以Precisely modulating Li2CO3 coverage on Ni-rich cathode boosts sulfide solid-state lithium battery performance为题,发表在Chem期刊上。论文第一作者为冯依曼;通讯作者为王接喜教授;通讯单位为中南大学。

   关键创新点

   一、CO2气氛处理精准调控碳酸锂厚度

   研究提出了CO2气氛处理法,实现对碳酸锂的精准调控。具体操作简单且高效:

   1.对本体材料无损;

   2.普适性强:将该方法应用于LiNiO2(LNO)正极,同样能提升电池性能,证明策略并非局限于单一材料。

   二、碳酸锂的双刃剑效应

   研究通过大量实验,揭示了正极表面碳酸锂在硫化物固态电池性能中具有双刃剑效应,只有控制在最优含量,才能发挥最大价值。

   正面作用

   当表面碳酸锂较少时,碳酸锂展现出卓越的界面稳定能力:

   1.抑制空间电荷层:碳酸锂作为电子绝缘体,能缓冲正极与电解质间的化学势差异,让锂离子分布更均匀,减少高阻抗壁垒形成。密度泛函理论(DFT)计算显示,有碳酸锂包覆时,界面锂空位形成能变化更平缓(ΔEv1=1.269eV),空间电荷层效应显著减弱;

   2.减少副反应:它像一道屏障,阻断正极与电解质的直接接触,减少SOx、POx等绝缘副产物生成。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测试表明,处理20分钟的样品,循环后硫化物电解质(LPSC)体相结构保留更多,分解产物更少;

   3.性能提升:此时电池在2C高倍率下容量达144mAh/g,0.5C循环200次后容量保持率高达95.8%,即便在3.9V高截止电压下,仍能稳定工作。

   负面作用

   若碳酸锂过量则会引发连锁问题:

   1.阻碍离子传输:碳酸锂的绝缘性会抑制正极相变动力学,导致首次可逆容量从208mAh/g降至179mAh/g,电子电导率也随处理时间延长而下降;

   2.破坏电解质:高电压下,过量碳酸锂会分解释放CO2,这些CO2渗入硫化物电解质晶格,加速电解质分解为SOx、POx。原位微分电化学质谱(DEMS)测试发现,处理120分钟的样品,CO2释放量显著增加,电解质阻抗急剧升高;

   3.性能崩塌:该样品在2C倍率下容量仅106mAh/g,0.5C循环200次后容量保持率跌至77.9%,高电压下性能更是进一步恶化。

   研究意义

   这项研究的价值不仅在于厘清了碳酸锂的作用争议,更提供了一种简单、低成本、可规模化的界面调控方案。相比传统的Al2O3、Li3PO4等包覆方法,CO2处理法无需引入额外异物,能最大限度保留正极本征性能,降低生产复杂度。

   未来,团队计划进一步探究电压窗口与CO2释放速率的动态关系,定量验证CO2降解电解质的分子机制。随着这类界面调控技术的突破,高能量密度、长寿命的硫化物全固态电池离车载、储能等商业化应用将越来越近!

   图1:CO2-t样品的结构与形貌。

   图2:CO2-t样品在硫化物ASSLB中的电化学性能。

   图3:表面Li2CO3与硫化物SSE之间的反应机制。

   图4:硫化物ASSLB充放电过程中电解质表面变化。

   图5:循环后NRLOs的界面变化。

   (来源:科学网)

   相关论文信息:https://doi.org/10.1016/j.chempr.2025.102775

  
作者:王接喜等 来源:《化学》

爱科学iikx.com

精准调控正极表面碳酸锂,提升硫化物全固态电池性能

参考标签

声明:本文转载仅出于学习和传播信息所需,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其他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须保留本站所注“来源”,并自负相关法律责任;如作者不希望被转载或其他事宜,请及时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