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客户端

TP53突变肝癌新机制为精准治疗指明潜在靶点

  TP53突变肝癌新机制为精准治疗指明潜在靶点。近日,中国科学院广州生物医药与健康研究院与香港大学团队,在肝细胞癌(HCC)分子机制与靶向治疗研究方面取得进展。团队发现,转录因子RELA在携带TP53R249S突变的HCC中,发挥着关键抑癌基因作用,并进一步证实,RELA激动剂白桦脂酸具有显著的抗肿瘤效应,为该类预后不良的肝癌患者,提供了新的潜在治疗策略。

  肝细胞癌是一种常见且高死亡率的恶性肿瘤,其治疗面临挑战。TP53是HCC中最常突变的肿瘤抑制基因,尤其在黄曲霉毒素暴露高发地区,超过90%的HCC病例中存在TP53R249S特征性突变。然而,TP53突变驱动HCC发生发展的核心机制尚未阐明,这严重制约了针对性治疗策略的研发。

  为系统揭示人类HCC中的抑癌基因,研究团队基于CRISPR/Cas9技术,对过表达MYC和TP53R249S的原代人肝细胞,进行了异种移植全基因组筛选。筛选结果显示,RELA是其中最重要的候选抑癌基因之一。

  机制研究表明,在TP53R249S基因背景下,RELA缺失会上调细胞周期和干细胞特性相关基因,并促进上皮间质转化,最终驱动原代人肝细胞在小鼠模型中原位转化为HCC并促进其转移。临床上,RELA低表达与肝细胞癌患者预后不良,以及肿瘤体积较大呈正相关。

  在分子机制层面,RELA表达降低会促进DVL1表达,进而增强β-catenin的核转位,最终激活致癌的Wnt/β-catenin信号通路。该发现在HCC中明确了NF-κB和Wnt在肿瘤进展中的功能性协同关系,为理解HCC发病机制提供了新视角。

  RELA的特异性激动剂——天然产物白桦脂酸,能够有效增强RELA活性,并在异种移植瘤模型中,显著抑制携带TP53R249S突变的肝癌细胞生长与转移。这预示白桦脂酸或其衍生物,有望成为治疗TP53R249S突变型HCC的潜在候选药物。

  RELA作为NF-κB信号传导的关键转录因子,以往研究大多报道其在多种癌症中的促癌作用。该研究揭示了其在TP53R249S突变型HCC中,作为抑癌基因的双面功能,深化了对RELA上下文依赖性功能的理解,为该肝癌亚型的精准治疗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潜在靶点。

  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科学进展》(Advanced Science)上。

  论文链接

通过全基因组文库敲除筛选RELA为HCC的新抑癌基因

 

研究团队单位:广州生物医药与健康研究院

 

TP53突变肝癌新机制为精准治疗指明潜在靶点

参考标签

声明:本文转载仅出于学习和传播信息所需,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其他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须保留本站所注“来源”,并自负相关法律责任;如作者不希望被转载或其他事宜,请及时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