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过很多meta分析的文章,但发现其中不少是为了meta而meta并不是为了具体的临床问题而综合证据。今天和大家交流,是希望朋友们不要轻易做meta分析,一定要先把问题搞清楚,把事情想明白,再考虑是否要选用meta分析方法进行综述,以免走弯路。
许多Meta论文在阐述立题原因时说,某某问题未见meta分析论文,所以我要做一个meta分析,发表这方面的论文。这种说法显然是把研究手段当成了目的,把工具的使用作为研究的理由,不符合科学研究的基本原则。为了使用meta分析方法而发表论文的做法很危险,很难被学术界接受和认可。
临床研究应以临床问题和科学问题为导向,综述也一样,应有实际意义。如治疗性研究的meta分析是干什么的?是回答一个有重要的、有临床意义的、但尚存在争议没有明确的问题,通过meta分析得出明确结论,目的是帮助我们改进临床实践,提高疗效和安全性,给患者提供更好的治疗服务。基于这一原因,高质量meta分析在循证医学中作为A级证据引用,在杂志上发表与论著同等对待,学术地位不可谓不高。meta分析作为综述的可选方法之一,其使用是有条件的。首先,不是所有的问题都需要用meta分析方法进行综述,多数问题用常规方法综述即可搞定,没有必要选用meta分析方法。有些问题可以选用meta分析进行综述,但必须有足够的资源,缺少高质量且具有较好同质性的文献还是不能做。
最近学术界出现了一批meta分析专业户,专门做meta分析写论文,用流水线生产的办法批量生产meta分析论文,结果出问题了。据说国内有一位高产研究者连续几年每年发表4篇以上SCI论文,都是meta分析。有人对这位成功人士发表的论文做了分析,发现论文之间的相似度非常高,存在许多问题,据说多篇论文已被杂志撤稿。像这样的meta分析专业户我不并认同,原因是这些专业户只是掌握了meta分析方法,但不是临床学科领域的顶级专家,缺少相关临床工作和实际研究的经验,不清楚哪些是重要的有价值的临床问题,所做的meta分析仅仅是形式上很漂亮,很规范,抓不住实质要点,所写的论文往往形似神不是,结论与临床需求无法对接。合理的做法是某一学科领域的大腕大咖发现一个重要的临床问题需要做meta分析,而且有可能做,牵头组织人手做meta分析写论文。这样的meta分析往往比较靠谱,有实际意义。即使研究工作和论文存在瑕疵,投稿过程中审稿专家也会提出改进建议,最终论文多数可以发表,并且有可能影响临床实践。
近年来国内许多地方办meta分析方法培训班,普及meta分析方法学知识,无可非议。许多人参加了培训就想试一下,写论文发表,这种想法也无可非议。但meta分析是有条件的,条件不成熟不宜轻易动手。我在上面的分析评论中已经提到许多条件,想做meta分析的朋友不妨梳理一下,看自己是否具备做meta分析研究的基本条件,看是否有足够的符合条件的文献,看是否有重要的值得做meta分析研究的临床问题,看是否已经发表了论文得出明确结论……。
目前需要做并能够做meta分析的临床问题多数已经做过了,甚至发表了N多篇论文,剩下的机会很少。即使有机会,许多研究者早就盯上了,不乏那些大腕大咖们。刚入道的朋友你有机会吗?可以想一想。我更希望朋友们把眼光从meta分析研究转移到自己的临床实践,在实践中发现并提出临床问题,凝练科学问题,提出工作假说,设计研究方案,申请科研基金……,按临床研究的套路做规范的临床研究。做实际临床研究的机会远远多于做meta分析的机会,先把临床研究做好,有需要有机会还可以做meta分析,这样最保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