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西北干旱区湿地与草甸气候响应机制获揭示
我国西北干旱区湿地与草甸气候响应机制获揭示。基于2017年至2021年的涡度相关观测数据,研究团队发现巴音布鲁克高寒草地每年向大气释放约1432毫米水汽,高于年降水量 ...... 查看全文
我国西北干旱区湿地与草甸气候响应机制获揭示。基于2017年至2021年的涡度相关观测数据,研究团队发现巴音布鲁克高寒草地每年向大气释放约1432毫米水汽,高于年降水量 ...... 查看全文
研究人员利用协同调控策略打造全天候长寿命钾离子电池。近日,南京师范大学周小四教授团队提出了双管齐下的协同调控策略,在KTiOPO4中同时引入钾空位和进行氟取代,设 ...... 查看全文
睡前运动比醒后运动更有利于减重。近日,美国贝勒医学院孙正教授和山东大学齐鲁医院侯新国教授团队在《自然—通讯》(Nature Communications)发表研究,通过精巧的 ...... 查看全文
研究揭示导管纹孔塑形促进水稻高产新途径。近日,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张保才和周奕华研究团队首次揭示了水稻木质部导管纹孔的完整精细三维结构,功能鉴 ...... 查看全文
3D微纳机器人研究获进展。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最新研发的3D微纳机器人,尺寸仅为40微米左右,比头发丝的直径还要小,却能像机械手一样完成抓取、运输和释放颗粒/ ...... 查看全文
研究提出智能土壤有机碳制图新范式。针对这一问题,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提出一种克服遥感估测系统偏差的智能制图新范式,并构建了融合地理先验知识与 ...... 查看全文
中国首位,杜江峰院士获2025年度扎沃伊斯基奖。杜江峰院士是国际自旋量子调控领域的杰出学者,在单分子尺度磁共振谱学与电子顺磁共振仪器研制方面作出了系统性、开创 ...... 查看全文
自筛型微藻可显著提升畜禽养殖污水净化效果。微藻技术为奶牛场污水处理提供了绿色解决方案,而高效藻株的筛选是实现这一技术的核心难点。 ...... 查看全文
精准调控正极表面碳酸锂,提升硫化物全固态电池性能。2025年10月14日,中南大学王接喜教授团队在研究中,用一种巧妙方法破解了这一争议。他们通过二氧化碳(CO2)气氛处理, ...... 查看全文
首位中国学者,邹晖获2025年统计学奠基人奖。统计学奠基人奖是国际统计学会(ISI)的最高奖之一,旨在表彰对统计理论、方法、实践或应用产生深远影响的研究成果。获奖论 ...... 查看全文
诺奖得主亲证:科学界,你的“第一学历”不重要。北京时间10月8日下午5时45分许,2025年诺贝尔化学奖揭晓。日本科学家北川进(Susumu Kitagawa)、澳大利亚科学家理查德&mi ...... 查看全文
科学家开发出新型分子量子比特。在量子技术中,光通常用于传输和测量量子态,而磁性相关的自旋则是量子计算、传感和存储的关键资源。该研究巧妙结合了量子光学与合成 ...... 查看全文